管理界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管理界 > 正文

诊前服务如何持续升级

发布日期: 日期:2025/4/9

健康报

□ 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 郝继辉

  天津市肿瘤医院瞄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问题,探索建立“预就诊”和“预住院”模式,充分运用新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实施流程再造,提升患者诊前体验。

实施“预就诊”

复诊只跑一次
  天津市肿瘤医院将互联网医院建设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,是天津市首家实现在线医保结算的三甲医院。
  肿瘤复诊患者以往需要多次往返医院就诊,尤其是医院外地患者占比高达60%,互联网医院有效解决了异地就医难题,为患者节省就医时间和花费。医院为患者提供线上全流程诊疗服务,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咨询、复诊开药等,还可预约检查、获取云胶片、完成病案寄送、申请居家护理等。
  肿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,复诊周期长,但是既往完成一次检查,至少需要到医院三次:第一次是挂号开检查单并预约检查,第二次是到院完成检查,第三次是等检查报告出来后到院进行报告解读。2022年8月,医院上线互联网预约检查检验“预就诊”服务模式,复诊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能完成开单、预约、获取云胶片、报告解读等,仅需按照预约的检查日期到院一次即可完成检诊。患者检查完成后可在线查看云胶片,云胶片不仅清晰度比传统胶片高,还能分享给医生进行会诊,实现历史影像对比。
  为减少候诊时间,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了诊间预约挂号服务,医生可以通过云诊室、线上复诊、健康咨询等多种途径为患者预约挂号,从而实现根据病情及检查检验时间,多途径匹配复诊号源。参与排班的医生可以通过云诊室以视频、语音等方式快速响应患者需求,及时完成接诊,提高就医服务效率,提升患者满意度。
  此外,医院借助互联网医院融合诊前、诊中、诊后服务场景,打造全病程健康管理平台,精准定位服务人群、融合延伸服务场景、为患者匹配复诊号源,从而用更少的成本、更快的速度、更高效地完成肿瘤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健康促进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连续性医疗健康服务。

实施“预住院”

“一站式”服务
  “预住院”是针对需要住院治疗的、病情相对稳定的,且治疗前检查项目较多的患者,在科室床位紧张的情况下,完成正式住院诊治前所需要的相关检验检查的特殊住院形式。
  医院建立了“预住院”实施管理体系,成立分管院领导为组长的管理小组,制定实施目标,明确管理模式及流程,多部门联合推动流程再造,及时监督“预住院”实施情况,制定整改措施,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。
  患者安全是实施“预住院”的中心原则,医院严把实施医生准入以及“预住院”患者准入原则,在规避诊疗风险的同时,保障了患者安全;通过加强“预住院”事前、事中、事后三个阶段评估与控制,明确日常诊疗流程及操作规程管理,规范“预住院”各环节执行标准;利用信息化系统,定期统计分析“预住院”患者情况,对“预住院”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。
  医院建立危急预警联动机制,针对患者“预住院”期间检验项目危急值等情况,建立反馈机制;患者的检验项目一旦产生危急值,就会被立刻反馈至临床科室,医生第一时间联系患者并进行相应处置,有效预防患者安全事件发生;利用BI系统(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管理工具),对院科两级运行数据进行有效整合,及时监测“预住院”实施情况,快速准确地为医疗管理提供决策依据。
  通过再造住院服务中心,医院集中整合管理“预住院”患者检验检查工作,患者不必在院内奔波,即可“一站式”完成治疗前预约检查工作。医院对“预住院”患者医嘱实施统一管理,确保及时处理,提高诊疗效率。
  检诊科室从检查项目的时长、难易程度、患者承受能力、检查前准备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估,合理设定单位时间段内工作量,启动动态调整机制,实现分时段预约,减少患者等待检查时间,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。

拓展空间

满足需求
  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三年以来,越来越多的复诊患者逐步转移到线上就诊。一方面,通过患者的自主选择实现了患者分流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;另一方面也在不增加诊室资源的情况下,增加了医疗服务的供给,满足了更多老百姓的就医需求。
  截至目前,医院互联网医院注册人数已逾百万人次,互联网医院门诊量突破50万人次,有30余个临床科室的500余名医生在线提供咨询复诊等医疗服务,覆盖了全院所有病种,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,都有医生在线出诊,患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想要问诊的医生。已有10万人次通过互联网医院完成复诊预约检查检验,占互联网医院复诊人次的30%,通过互联网医院诊间预约复诊的患者数量也在快速增长。
  实施“预住院”以来,医院在运行效率、患者经济负担、社会效益等方面收效较为明显。2023年较2019年平均住院日下降3.91天、出院人数增长27.74%、手术例数增加18.31%,极大缓解了住院难问题。住院患者满意度从2019年的98.94%提升至2023年的99.12%。

进一步完善

安全保障机制
  安全性是实施“预住院”的底线与前提,进一步完善“预住院”的安全保障机制是未来“预住院”工作的重点,医院将探索实施“预住院”查房,并建立“预住院”病历记录机制,尽量避免患者“预住院”期间由于个人原因或不可控因素造成突发疾病、事故甚至死亡等情况,并厘清安全责任划分及相关法律问题。
  医院还将进一步做好“预住院”患者全流程管理,通过有效技术手段,进一步完善患者、医生协调沟通机制,保障主管医生及时掌握“预住院”患者状态,把握诊疗进度,从而进一步提升“预住院”效率。

版权声明:
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健康报"或"健康报网 ** 电/讯"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、水印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

2、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、网站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及作者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